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天才梦 2022-05-11 23:43:42
 By 张爱玲
 Rating:not rated yet
 |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,从小被目为天才,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。然而,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,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——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。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,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。 加上一点美国式的宣传,也许我会被誉为神童。我3岁时能背诵唐诗。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“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”,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。7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,一个家庭悲剧。遇到笔划...
 分类:美文_散文
 |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|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请客 2022-05-11 23:43:42
 By 梁实秋
 Rating:not rated yet
 |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常听人说:“若要一天不得安,请客;若要一年不得安,盖房。”请客只是一天不得安,为害不算太大,所以人人都觉得不妨偶一为之。 所谓请客,是指自己家里邀集朋友便餐小酌。至于在酒楼饭店,呼朋引类,飞觞醉月,最后一哄而散的那种宴会,不提也罢。
 请客首先要考虑的是请什么人。主客当然早已内定,陪客的甄选却大费酌量。眼睛生在眉毛上边的官场中人,吃不饱饿不死的教书匠,...
 分类:美文_散文
 |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|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秦腔 2022-05-11 23:43:42
 By 贾平凹
 Rating:not rated yet
 |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山川不同,便风俗区别,风俗区别,便戏剧存异;普天之下人不同貌,剧不同腔;京,豫,晋,越,黄梅,二簧,四川高腔,几十种品类;或问:历史最悠久者,文武最正经者,是非最汹汹者?曰:秦腔也。正如长处和短处一样突出便见其风格,对待秦腔,爱者便爱得要死,恶者便恶得要命。外地人——尤其是自夸为长江流域的纤秀之士——最害怕秦腔的震撼;评论说得婉转的是:唱得有劲;说得直率的是:大喊大叫。于是,便有柔弱女子,常在戏台下以绒堵耳,又或在平日教训某人:你要不怎么怎么样,今晚让你去看秦腔!秦腔成了惩罚的代名词。所... 分类:美文_散文
 |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|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合欢树 2022-05-11 23:43:42
 By 史铁生
 Rating:not rated yet
 |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,那便是母亲的呼唤。——但丁 
 10岁那年,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。母亲那时候还年轻,急着跟我说她自己,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,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。“老师找到家来问,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。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。”我听得扫兴,故意笑:“可能?什么叫‘可能还不到’?”她就解释。我装做根本不在意她的话,对...
 分类:美文_散文
 |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|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老王 2022-05-11 23:43:42
 By 杨绛
 Rating:not rated yet
 |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。他蹬,我坐,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。 据老王自己讲:北京解放后,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。那时候他“脑袋慢”,“没绕过来”,“晚了一步”,就“进不去了”。他感叹自己“人老了,没用了”。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,因为他是单干户。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。有个哥哥死了,有两个侄儿“没出息”,此外就没什么亲人。
 老王不仅老,他只有一只眼,另一...
 分类:美文_散文
 |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|  |